簽訂大巴車租賃合同時,核心是避免隱性風險、明確雙方權(quán)責。以下是防止踩坑的關鍵條款和操作細節(jié),結(jié)合實際糾紛案例幫你避雷:
一、合同中必須明確的7大核心條款
1. 車輛信息必須包含:
? 車牌號、車型、座位數(shù)、出廠年份
? 車輛年檢有效期、營運資質(zhì)證書號
? 車輛保險類型(交強險、座位險保額、商業(yè)第三者險)
風險舉例:合同中僅寫“50座大巴車”,實際可能用接近報廢的老車替代,中途故障率高。
2. 費用明細及支付方式
必須明確:
? 租車總價是否含稅、油費、過路費、司機工資(如配司機)
? 是否需支付押金,退還條件(如用車后7個工作日內(nèi)退還)
? 超時費計算方式(如每小時300元)
案例:某公司口頭承諾“全包價”,合同未注明過路費,客戶額外支付2000元。
3. 雙方責任劃分
重點條款:
? 車輛故障導致行程延誤的賠償方式(如免租金或補償交通費)
? 客戶違規(guī)操作(如超載、司機酒駕)的責任歸屬
? 事故責任劃分(如非司機責任的事故,客戶是否分擔費用)
4. 保險條款與賠償
必須確認:
? 座位險每人保額≥30萬(推薦50萬以上)
? 是否包含車輛自燃、玻璃破碎等附加險
? 保險生效時間是否覆蓋所有用車時段
5. 違約賠償細則
關鍵項:
? 租賃公司臨時換車/取消訂單的違約金(建議合同金額的50%以上)
? 客戶臨時退訂的扣款比例(如提前3天退訂扣20%,當天退扣全款)
6. 服務變更與爭議解決
必須明確:
? 是否允許變更車型或路線,提前多久通知
? 爭議解決方式(如協(xié)商不成,約定訴訟管轄地)
7. 司機資質(zhì)與權(quán)益
隱性風險提示:檢查合同中司機是否包含以下內(nèi)容:
? 從業(yè)資格證編號
? 每日駕駛時間(避免疲勞駕駛)
? 司機食宿費用由哪方承擔
二、容易被忽略的“隱蔽條款”
1. 免責條款中的坑
常見陷阱舉例:
?? “車輛自然損耗導致的故障由客戶承擔”
?? “租賃期間車輛違章由客戶全權(quán)處理”
2. 口頭承諾未寫入合同
高風險點:
?? 租賃公司口頭承諾“送礦泉水”、“提供免費導游”,但合同未提及,事后無法追責。
3. 驗車流程缺失
建議操作:
? 簽約時當場驗車(拍攝車輛外觀、內(nèi)飾、里程表、油量表視頻)
? 記錄現(xiàn)有劃痕、故障點,雙方簽字確認附件清單。
三、簽約前的5個自查動作
1. 核查公司資質(zhì):
要求查看營業(yè)執(zhí)照、道路運輸經(jīng)營許可證(原件或加蓋公章掃描件)。
2. 核驗司機證件:
駕駛員身份證、駕駛證(準駕車型相符)、從業(yè)資格證。
3. 條款逐條確認:
重點檢查加粗、小字部分的特殊說明,警惕“解釋權(quán)歸出租方”等表述。
4. 押金支付與收據(jù):
對公轉(zhuǎn)賬并注明用途,收據(jù)需加蓋財務章,避免現(xiàn)金交易。
5. 保留溝通證據(jù):
微信/郵件中關于服務的承諾截圖保存,作為合同補充依據(jù)。
四、案例教你避坑
案例1:某公司團建租車,合同中未規(guī)定“臨時換車賠償條款”,原定50座新車被換成35座舊車,導致一半員工無法同行。
避坑方案:合同中加入“臨時換車需提前3天通知,否則賠償50%違約金”。
案例2:車輛半路爆胎,租賃公司以“客戶未購買輪胎附加險”為由拒絕賠償。
避坑方案:合同明確“車輛基礎保險包含輪胎、發(fā)動機等常見故障維修”。
五、標準合同模板參考
若租賃公司提供的合同簡略,可要求補充以下內(nèi)容:
附加條款示例
1. 車輛每日行駛里程不得超過____公里,超里程按每公里__元計費。
2. 租賃期間產(chǎn)生的停車費、高速費由____方承擔。
3. 車輛交付時油箱狀態(tài)為____格,歸還時應保持相同油量。
總結(jié):合同核心是“透明化權(quán)責,細節(jié)決定安全”。建議使用條款清晰的模板合同(可私信索取),簽約前務必帶一名有法律常識的同事共同核對!如果租賃公司拒絕修改不合理條款,直接換供應商,避免后續(xù)糾紛。